概述:鑄鐵的顯微組織主要是由石墨和金屬基體組織所構成。鑄鐵的是一種含碳量>2.11%的鐵碳合金,鑄鐵中碳可以固溶、化合和游離三種狀態(tài)存在,在鑄鐵凝固、結晶和熱處理過(guò)程中,碳存在的形態(tài)會(huì )影響到鑄鐵的組織和性能。
目的:質(zhì)量檢測-檢查產(chǎn)品金相組織是否符合相關(guān)標準或圖紙規范;材料研究、改良-更深入的了解金屬材料微觀(guān)組織、性能內在關(guān)系及形成規律;工藝研究、改良-通過(guò)金相分析,有方向的調整最佳熱加工工藝,或者評價(jià)熱加工工藝的合理性;故障/失效分析-通過(guò)微觀(guān)分析,有針對性性排查失效原因。
主要檢測項目
白口鑄鐵 | 顯微組織(滲碳體、萊氏體、珠光體等)、白口層深度、白口區石墨和組織; |
高格白口鑄鐵 | 碳化物、基體組織(奧氏體、馬氏體、珠光體、碳化物等); |
灰鑄鐵 | 石墨檢驗(形態(tài)、長(cháng)度、分布)、基體組織(珠光體、鐵素體、貝氏體、馬氏體等)、碳化物數量、磷共晶數量、共晶團檢驗; |
球墨鑄鐵 | 石墨檢驗(形態(tài)、大小、球化率)、基體組織(珠光體數量、鐵素體數量、磷共晶數量、碳化物數量)、等溫淬火組織(石墨組織、基體組織-針狀鐵素體和富碳奧氏體組成的奧鐵體、馬氏體、碳化物)、鑄造缺陷(球化不良和球化衰退、石墨漂浮、夾渣、疏松、反白口); |
可鍛鑄鐵 | 石墨形狀、石墨形狀分級、石墨分布及石墨顆數、珠光體形狀和珠光體殘余量、滲碳體殘余量分級、表皮層厚度分級; |
高磷鑄鐵 | 石墨檢驗、基體組織(磷共晶評級、磷共晶分布形狀評級、復合物磷共晶評級)游離滲碳體含量、游離鐵素體含量 |
蠕墨鑄鐵 | 石墨形態(tài)、蠕化率、珠光體數量、磷共晶類(lèi)型及數量、碳化物類(lèi)型 |
相關(guān)測試圖片

| 
| 
| 
|
灰鑄鐵金相組織 | 球墨鑄鐵球化率 | 球墨鑄鐵金相組織 | 球墨鑄鐵顯微組織P+F |
檢驗步驟:切割(鑲嵌)——磨光——拋光——侵蝕——吹干——觀(guān)察評定
測試標準
GB/T 13298 金屬顯微組織檢驗方法
GB/T 7216 灰鑄鐵金相檢驗
GB/T 9441 球墨鑄鐵金相檢驗
GB T 24733 等溫淬火球墨鑄鐵件
GB/T 25746 可鍛鑄鐵金相檢驗
JB/T 5082.2 內燃機 氣缸套 第2部分:高磷鑄鐵金相檢驗
JB/T 3829 蠕墨鑄鐵金相